对外汉语教师需知文化知识:民族传统节日(五)本文章由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官网——尊文学院搜集并撰写。 中国有情人节吗?七夕节情侣的狂欢究竟是节日传统所致,还是商家的炒作所致?各位对外汉语教师们,请与尊文学院小编一同去一探究竟。 乞巧节,因在每年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这一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传牛郎织女夫妻二人被天河隔于两岸,每年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见。过去因为妇女们常在这一天晚上趁牛郎织女高兴的时候,向他们乞求智慧和技巧,故名“乞巧节”,又称“女儿节”。 从节日内容和形成的风俗来看,它是我国特有的爱情节。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本源于《诗经》,到汉代的《古诗十九首》,牛郎织女已成为相爱而不得相见的情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魏晋南北朝时期,牛郎织女正式结婚,但婚后不久便发生了悲剧——因织女嫁给牛郎后荒废织业,天帝一生气就让他们一年相会一次。 为什么是在七月初七呢?这可能与《汉武故事》中的描写有关。据说汉武帝生于七月初七,有一次在他生日当天,西王母从天而至,有青鸟前来报信。此外,又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与七夕节有关,这一天又成为男女幽会盟誓的日子。 对外汉语教师们在向学生介绍七夕节时,可从外国的情人节入手,然后详细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最后看看七夕乞巧的风俗。相信学生会对七夕节有大概的了解。
文章分类:
对外汉语资讯
|
|
最新咨讯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