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需知文化知识:民族传统节日(四) 本文章由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官网——尊文学院搜集并撰写。 好像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别的节日美食,比如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今天就跟尊文学院小编来看看端午节吧!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英译为Dragon Boat Festival ,是外国学生比较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其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说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为了纪念屈原;有的认为五月初五是个“恶日”,端午节的活动是为了辟邪驱恶,等等。极有可能是这种众因素的融合,成为了端午节的起源。 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划着船争相前往抢救,这在后世演化为龙舟竞渡;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受损害,人们用箬叶包了米喂鱼,这成为后来的节日食品粽子。从相关史籍来看,端午节在秦汉间已经形成,但两汉的端午风俗主要是辟恶,用青、赤、黄、白、黑五色彩线合成细缕,系于臂上,称为“长命缕”或“续命缕”。旧时,人们还喜欢在门上插艾叶,在屋内洒雄黄水等,具有杀虫消毒和避瘟功效。
文章分类:
对外汉语资讯
|
|
最新咨讯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