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需知文化知识:民族传统节日(一) 本文章由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官网——尊文学院搜集并撰写。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上形成的传统节日多达数百个。许多重大节日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管是在国内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还是在国外教汉语,对外汉语教师都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进行一些特别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下面就跟尊文学院小编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春节 春节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等,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我国的大部分民族都过这个节日。 汉武帝时确定以夏历纪年,并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于是,正月初一作为年节被确定下来,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于除夕开始进行,并逐渐形成节日风俗。年节风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洁祀祖祢”,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感谢,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对乡亲邻里的祝贺,这是中华民族重伦理人情和宗法观念的体现。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喝椒柏酒、跳灶神之类。
文章分类:
对外汉语资讯
|
|
最新咨讯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