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需知文化知识:丝绸之路(二)本文章由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官网——尊文学院搜集并撰写。 上一篇讲了陆上丝绸之路,在这一篇中呢,尊文学院小编要和各位对外汉语教师们一同踏上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天的广东、广西、越南北部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 东汉时,中国人已经知道从波斯到红海的海路。 为了适应海上贸易的发展,唐宋时开始在广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使”,负责管理海外贸易。随着海上贸易的扩大,中外人员交往越来越频繁,来华外国人有的就在沿海城市定居,形成所谓的“蕃坊”。 宋元以后,海上航行技术提高,航行能力增强,中外海上交往空前发展,至郑和下西洋达到高峰。 “郑和下西洋”是值得单独拿出来讲一番的,它是中外交通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从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及其副手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扬帆远航。他们从苏州刘家港出发,经越南南部、爪哇、苏门答腊和斯里兰卡,到达印度西岸,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他们船队的航海活动大大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并且与所到各国建立了政治联系和贸易联系。 希望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小伙伴们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讲述丝绸之路哦!
文章分类:
对外汉语资讯
|
|
最新咨讯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22
2021-11-16
|